催眠與自主性問題

大家都會擔心的事
小吳老師

小吳老師

2024年4月29日 上午 9:30

催眠常識推廣
「催眠會不會影響人的自主性」本身是個被問錯的問題。一個東西對人體是否有益,關鍵其實是是劑量。平常多喝水對身體好,但如果一小時內攝取好幾噸的水,也會造成水中毒。同理,催眠對人的自主性有沒有影響,肯定是有的,但正確的問法應該是「多少程度的催眠進入我的生活,會影響人的自主性」?
催眠師就是負責回答這種問題的人,一個合格的催眠師應該在事前和個案溝通過催眠的效果、個案的短期目標為何、測試過個案受暗示的程度,甚至是催眠師自己目前的能力。綜合評估以後,預估要花多少時間執行催眠、要用甚麼方式、以及多深的催眠對個案最有幫助。催眠未必是越深越好的,因為催眠得越深,催眠師所講的每一句話就會有更大的影響,如果出錯就會有更大的破壞性。我們必須抓到一個可以產生預期的效果,但又同時不會太深的狀況,讓個案保留一點判斷的能力,一方面尊重個案,另一方面也才可能有容錯的空間(人無完人,意識層面的可以事先準備,但如果發生無意識的口誤,也不是催眠師所能控制的)。
第二,催眠並不是某種魔法,好像發射宇宙光波以後就能輸入某種神奇的力量,如果是的話,還就真的可能影響人的自主性了。可是無論是哪個派別的催眠理論,都會同意催眠其實只是自我催眠。只是催眠師用語言和肢體動作引導個案而已。因此催眠的效果不只取決於催眠師本人的能力,也會受個案本人的情況影響(例如有些人不容易受暗示、有些人想像力不好,所以難有畫面),如果是故意不配合的個案,也就是根本不想自我催眠的人,催眠師縱然有再好的技術,也無法使其進入催眠狀態。又或者有些人天生與催眠的某些方式格格不入,導致催眠不順,都是可以預期的。在這個意義下,只要催眠師事先有做好良好的溝通,沒有欺騙或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交易,都不會造成減損自主性的後果。當然要求催眠師不成功就退費也是不合理的,因為無論是故意不配合還是天生的問題,都不是催眠師有必要負責的部分。
第三,有些人認為本催眠師拒絕前世回溯,是信仰方面的歧異,但事實上這有其他方面的考量,這個考量與能不能醒過來的問題有關:催眠其實就只是一種特別的腦狀態而已,無論是什麼方式的催眠,都一定能夠醒過來。可是個案要怎麼區辨醒來的經驗與催眠時的經驗呢?除了事前就告訴個案醒過來的提示(例如我會從1數到10、有些觀落陰的可能會唸特定的咒語),重要的其實是人怎麼去詮釋催眠時的經驗。如果催眠師總是把催眠時的經驗詮釋為現實的延伸,例如去了地府或看到某個空間的天使,認為鬼魂和天使真的存在,這可能才是真的把個案逼瘋的原因。因為兩種經驗彼此在現實的效力完全相等,但顯示出的畫面可能剛好呈現了截然相反的現象(例如看到過世的親人……)。這些主張可以用怪力亂神解釋催眠經驗的人們,似乎應該提出一些避免個案陷入混亂的機制,但目前我是沒有聽到相關的討論。一般我會請個案把催眠的體驗當成是一種看電影的感覺,因為我們都會知道電影是假的,沉醉其中不會直接導致與現實等同。就可以完全避免這樣的情況,因此建議想要神秘體驗的人們,這方面危險性應當要納入考慮,尤其是第一次進催眠,部分無良催眠師又故意讓人進很深,可能會有一些風險。
總之,顧客們要想知道催眠師好不好,不能只是看他讓人進催眠的速度和深度而已(尤其你現在已經知道進催眠的程度是因人而異)。更重要的其實是看催眠師設計問卷的方式是否過於侵入隱私、事前是否有詳細地說明和溝通、事後的詮釋是否合理,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,反而才是一個好的催眠體驗的關鍵。也許上述可以作為顧客挑選催眠師的建議,有助於大家保護自己的自主性。